3 化痰散结:浙贝母、瓜蒌皮、清半夏、陈皮、生牡蛎、海浮石为佐药。浙贝母苦寒,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瓜蒌皮甘寒,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清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陈皮辛苦温,理气化痰;生牡蛎咸寒,软坚散结;海浮石咸寒,清肺化痰,软坚散结。诸药合用,针对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
4 活血化瘀:丹参、三七粉、桃仁、红花为佐药,增强活血化瘀之力。丹参苦微寒,活血祛瘀;三七甘微苦温,化瘀止血;桃仁苦甘平,活血祛瘀;红花辛温,活血通经。四药协同,改善肺部血液循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
5 引经与调和:桔梗为使药,载药上行,宣肺利咽;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紫河车粉补肾益精,养血益气,增强扶正功效。
三、单味药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一)扶正类药物
1 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可调节免疫功能,促进干扰素生成,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改善肺组织微循环,抑制肺纤维化进程;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
2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研究发现,太子参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抗疲劳、抗衰老作用,适合久病体虚患者。
3 南沙参: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现代研究表明,南沙参含有多种萜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镇咳祛痰、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 。
4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麦冬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作用 。
5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胃经。养阴润燥,清肺生津。天冬含有甾体皂苷、多糖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作用,可改善肺组织炎症反应。
6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