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秋。
天刚蒙蒙亮。
中院何家门前的空地上,三个小小少年一遍又一遍的打着拳,不是别人,正是何建设、常胜利和王大壮三人。
约莫半个小时后,天已放亮,满头是汗的三人停止了早功。
常胜利回屋取了脸盆和毛巾,师兄弟三人在水池边洗了把脸。
“不容易啊!终于等到能和建设一起上学了!”王大壮兴奋的说道。
“只可惜咱俩都六年级了,也就只能陪建设一年了。”常胜利有些失落。
看着多愁善感的王大壮和常胜利,何建设笑了笑:“你俩至于嘛,就算你们上了初中,咱三不也是天天一起练功嘛。”
听到这话,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
洗漱完,何建设和常胜利便去了西跨院。
刘秀华还是一如既往的早起帮一家人准备早饭。
吃完早饭后,一家人兵分三路,各奔东西。
常威去了派出所,顺路捎了一段儿何梅梅。
刘秀华则是把常建军送去了徐慧真的小酒馆,然后才去前门街道办上班。
常胜利则是领着弟弟妹妹们浩浩荡荡的朝红星小学走去。
双胞胎姐妹经过三年的幼儿园锻炼,今天终于荣升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到了学校后,何建设和二姐三姐一起被分在一年级一班。
何建设三人来的有点儿晚了,前面基本上已经坐满了,何建设便和二姐三姐坐在了倒数第二排。
何建设左右看了一眼,班里大概55人左右,一眼望去熟悉的面孔还不少,加上自己姐弟三人,光95号院的孩子就有六个人。
等了一会儿,一一班的班主任周老师走了进来。
开学之前,孙菊花就已经告诉过何建设,他的班主任叫周学强,今年四十岁,是红星小学最好的语文老师,同时还代课体育和音乐,住在南锣鼓巷85号院。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周老师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的看向教室里的同学,眼睛从第一排开始,一一扫过。
一分钟后,周老师收回眼神,转身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周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