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顿时想起来还有何建设这个拖油瓶杵在这儿呢,赶紧朝一大妈喊了一声:“一大妈,一大爷在家吗?”
“是柱子回来了。”一大妈孙菊花循声看了一眼,随口回道:“你一大爷上街买白菜去了,一会儿就回来。刚下车吧?快进屋,进屋暖和暖和。”
说着话,一大妈才注意到傻柱身旁除了八岁的何雨水之外,还站着一个身穿深蓝色棉袄的小男孩儿。
小男孩儿看上去两三岁的模样,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冻得通红的小脸蛋,粉嘟嘟的,耐看极了。
“柱子,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真好看。”一大妈笑吟吟的端详着何建设,由衷的夸道。
孙菊花今年已经四十岁了,她和易中海结婚二十多年了,一直也没有自己的孩子。
这些年来,每每看到这种长得好看的小男孩儿,小姑娘,她就打心眼儿里喜欢。
要是自己也能有这么一个漂亮的孩子,那该多好啊!
可惜,不论她和易中海怎么努力,就是怀不上。
就连易中海的徒弟,贾东旭媳妇儿秦淮如都怀上孩子了,她这个做师娘的,还是没反应。
随着岁数越来越大,其实这两年她已经对怀孕这事儿不抱什么希望了。
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她和易中海念叨过,实在不行,要不收养一个孩子得了。
要不然,等老了以后,可咋办?
可惜易中海没同意,老易说,师徒如父子,有贾东旭这个徒弟在,养老的问题不用她考虑。
话虽如此,可每当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她还是有些担忧。
她男人易中海以前是娄氏轧钢厂的高级钳工,建国后,娄半城把轧钢厂捐给了国家,改名第三轧钢厂。
1950年东北施行八级工制度后,国家选了一批重工企业,试点公私合营政策,并且在这些企业里试点八级工资制度。
第三轧钢厂被选入了试点企业,改名红星轧钢厂。
易中海由于技术过硬,又沾了‘套改’政策的光,直接被定级为七级钳工。
贾东旭顶了老贾的班进厂之后为了个人的前途,巴结易中海,做了他徒弟。
只要老易还活着,贾东旭有求于老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