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弄明白后,几人又把目光放在了电动自行车。
接着,又有人骑上电动自行车,按下启动按钮,车子瞬间平稳地向前驶去,速度比普通自行车快了不少,众人皆露出震惊之色。
皇上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此二物若能在全国推广,于民生、于运输皆有大益。”
工部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开始讨论如何改进、批量制作以及推广这些车辆。
而皇上心中也暗自想着,若能将此等好物掌控,对自己的统治也会增添助力,只是陆柏溪和林幼斌这两人,还需慢慢琢磨应对之策。
今日的皇上也很高兴,批了钱,要工部一群老人,一个月把这两样东西弄出来。
特别是电动自行车,他很是心动。
工部众人领命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究和制作中。
这些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研究自行车,一部分研究电动自行车。
研究自行车的先不说,研究电动自行车的是一点头绪都没有。
还有一个阻碍,电动自行车,要每日充电才能自行行走,在莱州带回来的那几块电池,电已经用完了。
现在的电动自行车,就像一个瘫痪了的铁疙瘩,无论怎么弄都不会走了。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都不能让电动自行车正常行走。
正当工部众人愁眉不展时,一个年轻工匠突然想到:“莱州能造出这电动自行车,想必当地有解决充电的办法,不如派人再去莱州打听一番,或是找个自行车厂的工人问问。”
此话一出,一个年轻人被人推了出来:“他以前就是电动自行车厂的工人,有什么问题就问他。”
推出来的这个人,要是林依依在场的话,她一定认识,就是槐花巷那个小院的邻居,高光夜。
高光夜在莱州自行车厂时,技术就过硬,被人推出来后,他用了两个两天,就焊了一个车架子出来。
看的旁边一群人啧啧称奇。
只是高光夜当初是负责车架子的,对电瓶这一块完全不懂。
众人又陷入了困难。
面对突如而来的泼天富贵,高光夜不想就这么错过。
忽然高光夜想起了林幼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