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冯家一家就能填补剩下的钱粮缺口,他们便不必再找其他人了。
前一天不适合,今天大早上就开始准备,坊门一打开就跑过来了。
另一边。
景星坊,温故也算着时间。
沈家那俩应该行动起来了,关乎钱袋子和面子,肯定会非常积极,这段时间跑动不少,必定不会错过四海坊的那几个富户。
第一天交朋友,第二天谈生意,最多不会超过三天,就会带人过来。
何大告诉温故:“又有新来的人,来景星坊打探消息的。那些人像是经常晒太阳,有些偏黑,但又不像是寻常村户人家。”
温故问:“有多少人?”
何大不确定:“大概两三个?或许还有我们没发现的。”
温故心道:两三个够什么。
他说:“不必理会,寻常处理。”
何大也没太在意。
他们这儿就没缺过打探的人,一开始是本地的,后来是北迁到此的新住户们,几乎都派人来探过消息。
景星坊似乎还是和平时一样。
又过了一日。
确实如温故所猜测的那样,沈家兄弟俩第一天去冯家表示友好,还聊起了万福园。
冯载宁顺着话题,表示出兴趣。
双方一见如故,一拍即合,第二天就商谈利份事宜。
冯载宁有意参与进万福园项目,是兴趣,也是一次试探,同时也能更快融入歆州,结下新的关系网。
不过是些许钱财罢了,他们如今手中的钱引多得是。
谈好了利份,缺少的钱粮冯家可以直接填上。
不过,沈清表示:“咱们还得去景星坊一趟,知会一声。”
聊起万福园工程的时候,冯载宁的一些问题他回答不上来,还得去找温故解惑。也顺便告诉温故“缺口填上了”的好消息。
冯载宁本就想认识认识那位督造宝桥的新贵。与沈家兄弟的谈话中也有试探和引导。
温故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坊长,但谁都知道他身份不一般,并不仅仅只是赵家的表少爷,还很得赵家掌权人的看重,称得上“新贵”。
于是,沈、冯结识的第三天,一起前往景星坊。
“不需要先写个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