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次的事情,也算是给了她一个教训。
她准备对工坊和买卖进行改革。
首先她将所有的女工都辞掉了,并且将建在石桥村的作坊卖给了他人。
这事一出,石桥村的女工和百姓们都慌了。
原本看不上沈琉光,说他是借着自己村的气运才赚了银子,但是如今人家不来这里了,只怕连之前他们看不上的那点银子,也赚不到了。
沈琉光做出此举,一是为了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情,二是,她终究是看清了这个时代的规矩。
她准备买人,而不是招聘。
人心难测,只有他们的卖身契捏在自己的手里,自己才能安心。
一个人改变不了这个世界,只能融入这个世界。
石桥村的作坊卖了,还是低价卖了,宋姨妈仿佛也明白了什么。
买入的人是一个富商,也是看上了沈琉光的作坊,当然也是看上了方便面的生意。
这一次,沈琉光找了里正,将茅屋掀了,重新盖了一个大大的作坊。
原本不舍得动的地方,现在也掀起了一座巨大的院落。
比之前在石桥村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高的院墙,将整个后山和海滩都囊括其中。
紧挨着沈琉光等人住的院子,是未来女工们居住的院子,靠着女工们院子的地方,是做工的作坊,作坊旁边,就是原来的茅屋,现在改成了仓库。
仓库的门口,正对着海滩的地方,沈琉光斥巨资建了一个可以停靠三只小船的码头,用来运送货物。
这样一来,以后再有去京都的大船,只要停靠在海面上,等着这三只小船运送过去就是了,也不用再用马车了。
沈琉光当时买下的整片山林,重新规划,分出了一块一块的防火通道,又在最外圈建了一圈的院墙。
沈琉光做完这一切,又去镇上,找牙人,买了三十几人回来。
除了原来固有的二十四个女工以外,还买了两户人家,两个男人,两个妇人,各带着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一家是男孩大些,可以干活了,女孩还小,另一家正好相反。
杨家兄妹看见沈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