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大抵还在公务车上,刚从省委回来。
“正好说到云阳村调研工作的后续推进。”副秘书长推了推眼镜,“周书记有什么指示?”
“先听听现场汇报。”周政良低腔通过扬声器传来,平淡而冷静。
顾杳能想象他此刻的样子——挺直的背脊,气息沉敛静靠座椅,谈公务时,一双眼睛仿佛能随时随地洞察一切。
心思深沉,老狐狸。
她凝神定气,声音清晰而平稳:“云阳村道路改建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5,比原计划提前一周。针对留守老人的政策补贴已全部发放到位,我们建立了每周回访机制,确保补贴真正惠及需要帮助的群体。”
“督查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周政良问得直接。
顾杳翻开文件夹:“主要是雨季影响施工进度,以及部分村民对道路拓宽占用少量自留地有抵触情绪。南宁政府已协调施工方调整作业时间,并安排村干部一对一解释补偿政策。”
“解决方案?”
“第一,申请延长每日施工时间;第二,建议增加临时交通疏导员;第三,对特别困难的受影响家庭,可考虑额外补助。”顾杳的回答条理分明,没有一丝犹豫。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同事们投向顾杳的目光有惊讶,有钦佩。毕竟,大领导提出的问题范围,已远远超纲。
更没想到,这个刚调来不到一个月的年轻科员,对督查细节的掌握竟如此透彻。
“做一份详细方案,发到徐秘书邮箱。”周政良的指令简洁有力,但顾杳敏锐地捕捉到他语气中掺杂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柔和。
好像,只有她能听懂这种特殊密码。
“是,周书记。”她低头记录,掩饰嘴角的浅弧。
就在这时,副秘书长突然操作电脑:“各位看一下刚收到的文件。”
投影屏上显示出一份举报信扫描件——《关于云阳村道路改建问题的实名举报》。
顾杳瞳孔收缩。
信中指控承包商故意拖慢工期、强行占用村民土地、政府补贴分配不公等多项问题,落款是三名云阳村村民。
“周书记,是否要暂缓会议?”副秘书长喉咙发紧,试探着问。
音频里传来纸张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