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带着怪异的眼神。
    即使日常作息,他也常感到背后冷意袭人。
    于是,即便张懋在饮食上从不亏待他,但在众目睽睽之下,解缙始终未能好好享受一餐。
    恰逢朱瞻基到来,解缙岂会错过这个机会,立刻点了一桌酒菜。
    “殿下,我有话说……”
    解缙一手攥着烧鸡,旁若无人地啃着鸡腿,灌下一口酒,嚼碎鸡肉吞下去,满意地长舒一口气说道:“这些都是按您交代的,在《永乐大典》里筛选整理出来的,特别适合孩子开蒙的内容。”
    朱瞻基充耳不闻,只顾翻阅手中的书册。
    有些内容他熟悉,有些则陌生。
    不得不说,解缙推荐的人选确实靠谱。
    这本书无论是内容编排还是教学理念,都与当下的语言教育趋势高度契合。
    文字简洁流畅,道理通俗易懂。
    但朱瞻基看完后,还是忍不住摇头。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这个时代的小儿启蒙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这三部经典。
    而解缙他们编纂的这本书,本质上与那三本书差别不大。
    用它来启蒙,和直接使用《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的效果差不多。
    这样的书在这个时代作为启蒙教材并无不可,只是并非朱瞻基所期待的模样。
    就拿《千字文》来说吧。
    全文仅千字,除去一个“洁”
    字重复一次外,其余均不重复,这就意味着熟读全篇就能掌握九百九十九个汉字。
    然而这份挑战不容小觑。
    不少字形相近且文章虽工整却缺乏识字规律可循。
    要想牢牢记住每个字,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背诵。
    能够倒背如流只是起步,更难的是能做到随口说出某个字便能立刻想起其在文中位置才算合格。
    之后才能学习《百家姓》和《三字经》。
    所以别看当时各种免费学堂遍布乡野,实际能达到识字水平的人却寥寥无几。
    固然贫困家庭为生计所迫不得不放弃学业是一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启蒙教育的门槛过高。
    即便有教师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医道圣手:我实习生,专跟阎王爷抢人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大反派也有春天2厉元朗水婷月华娱之流量之战凡人修仙途已故丈夫给我的订婚信物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