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淡淡回应。
“二哥,我听说祖父撤了太子的监国之职,那么这次北伐……”
“嗯……”
朱瞻基靠近两位叔父,听到了他们的对话,上前施礼道:
“侄儿见过二叔、三叔。”
“哦,是瞻基啊!”
朱高燧勉强挤出笑容。
一旁的朱高煦只是微微点头,神色平淡。
毕竟皇太孙虽身份尊贵,但也是祖父叮嘱过的要用心培养的人才,倒也不算低看他。
三人说话声音不小,连站在最前列的朱高炽都忍不住回头瞥了一眼。
恰在此时,唱奏的声音响起: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御座之上,朱棣环视众臣,心中盘算着如何反驳那些即将反对自己北伐的文官。
他的目光定格在人群前端的一位二品官员身上,正犹豫间,却发现有人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臣朱瞻基,有事启奏!”
那位正欲起身的老者怔住了,下意识打量起站出的朱瞻基,随后悄然退后。
随着朱瞻基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整个大殿顿时寂静无声。
无论是朱棣、太子朱高炽,还是汉王朱高煦和朱高燧,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朱瞻基。
这小子是不是疯了?初次上朝竟敢直言?
朱高炽心头一紧,额头沁出冷汗。
北伐在即,唯恐朱瞻基口无遮拦,说出什么不妥的话。
朱棣也是一愣。
看着眼前的朱瞻基,内心复杂,眼神闪烁:
“何事?”
朱瞻基无视众人注视,
命运交织,朱瞻基已与大明的兴衰紧密相连。
懒散的念头在他意识苏醒时便烟消云散。
既然如此,他决定把握眼前的机会,在即将到来的大朝会上有所作为。
他心中盘算着,从袖中拿出一本昨夜赶写的奏折。
“皇祖父,孙儿研读前朝边防策略与我朝北伐史事,昨日有所领悟,今早趁此朝会,特呈奏皇祖父,请赐教。”
朱瞻基双手奉上奏折,目光坚定。
朱棣微微眯眼,扫视殿内众臣后,示意近侍递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