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夫人惊奇地问道:“你说什么?你给云初看好了一门亲事?”
魏氏笑得如沐春风:“可不是?就是我娘家最有出息的那个侄子安哥儿,前年他来过咱们府上,我还专程带着他来给嫂子请安,嫂子还夸他长得一表人才呢。
在我娘家排行第六,今年刚满十七,比云初丫头年长三岁几个月,俗话说的好,男大三抱金砖,这不是凑巧了?
安哥儿如今在郊外书院读书,去年考上的童生,往日最是勤奋不过经常被先生夸赞的,以后肯定就是妥妥的秀才了,前途不可限量,要不我也不敢跟大嫂开这个口。”
宁老夫人迟疑道:“可我记得你娘家除了你父亲,几个兄长都没有功名在身,如今还靠着在咱们家铺子里帮忙谋生,这家世……”
魏氏撇了撇嘴:“我娘家家世确实低了一些,可是大嫂,此一时彼一时,大哥和云起如今已经不在了,大嫂又不愿尽早立嗣子承继大将军的位置,如今咱们将军府在外人眼里早就不如以前了,不过是空壳子一个,就是叫着好听而已,那些高门大户谁还会把我们将军府放在眼里?
如今云初丫头还要守孝,这一守可是三年,等三年过后云初都快十七了,到那时再出去说亲别说那些高门大户,普通老百姓家合适的男子早都已经娶妻生子了。
正是为云初丫头着想,我才赶紧过来跟大嫂提一提,不如叫我侄子这两天就上门来给大嫂请安,大嫂自己先相看相看,不是我夸自家侄子,保管大嫂见了人就喜欢。”
宁老夫人有些意动,女儿过了年就十四,的确到了说亲的年纪,若是真的等到三年后再说亲,到时候恐怕真就如魏氏说的这样,找不到多好的人家。
可是,魏氏娘家人她以前也是打过交道的,想起当时那些人来府里做客时没规没矩,咋咋呼呼的样子,她就一百个看不上。
而且她也不记得魏氏娘家有这么一个会读书的侄子。
宁老夫人:“你说的是真的?”
魏氏信誓旦旦保证:“当然是真的,大嫂,你要是愿意,我这就叫人去我娘家说一声,明日就叫我娘家嫂子带着侄子上门来。”
魏氏说着眼睛都不眨一下,她确实有好几个侄子,而且也有一个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