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很聪明,读书的成绩一直在班里都是第一名,在学校里一直都是班上的领导班长。这不是大嫂开后门,徐斌上学的时候大嫂没有亲自教他,而是把他安排在别的班上上课。当时还有点不理解,现在可能有点理解大嫂的苦心。
徐斌听说可以接替工作,怕以后没有这种机会,一个小孩他也知道当农民是比较辛苦的。他也知道政策是会变的,他怕政策变化,所以经常到厂里去,就耽误了上课。也许他没有心思再去上课,我也看见大嫂对他说学业为重。主要是还不到上班的年龄,第一次招工他就没有去成,还得回来老老实实的念书。
不管任何人心里有了杂念,做什么事情都会分心,成年人都控制不住自己,你又不是得道高僧。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他更难把控自己。也许他到大哥厂里去的时间多,他会自己买火车票到厂里去。
90年代贫困山区农村里大人小孩都崇尚的是工人,徐斌那么聪明,他当然知道脱离农村去当工人,日子肯定好过些。耽误大了上课的时间少了,你再聪明也赶不上其他的同学。
徐斌上学的学校离家里有二十多公里路,交通不方便,全部是走路,而且翻山越岭的。就是大人到他们学校里去,从早上一早也要走到中午。
刚开始上初中的时候,他一个人走几十里路到学校里去。在学校里他认识了龙兴乡的一个同学,龙兴乡也是必经之路,离我们的家里有5公里路左右。
每个星期他要回家来背食物,星期六回家,星期天一早要回学校去,背着红薯和大米,到龙兴去等他的同学,最后一起到学校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