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周老爹他们几个还没有下田。
许念去了自家地里,在葱葱人高的玉米杆中,寻找周老爹和三个孩子的踪迹。
他们正在那里除草。
玉米已经成熟了,一个个硕大的果实挂在杆子上。这批玉米是糯甜玉米,适合直接蒸煮吃。到了冬季那茬的玉米颗粒就又粗又硬,人的牙齿咬不动,需要用机器将颗粒碾磨成粉,再食用。
这么看来,现在这批玉米动不得。
那么可以收一直以来只做沃肥用的玉米杆、玉米芯,碾磨成粉,用于鸡鸭猪等家畜,
一想到后续三个村子包括镇上所有人开始正常养殖,这里的饲料需求量就得多大。
原材料有了,许念又跑去找刘村长,询问研磨的机器设备村里是否有。
刘村长一拍大脑,连连说有。
然后七拐八拐在村委会一破旧杂货棚里,翻找出了那台巨大的机器。
刘村长说,当年他求助杀千刀的林村长,还在他的鼓吹下买了这台机器。
为此他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结果家畜养不成,机器放这里也荒废了。
如今见许念这个小丫头竟然要用,而且听了她的想法,觉得很靠谱,当下就想把机器拖出来开机试试。
刘村长的效率也很高,当即叫了几个小伙子,把机器抬了出来,插上电,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机器坑次坑次运作起来。
有个小伙子从田里连根拔起一根玉米杆,将上面的玉米摘下来,杆子插进机器里。
不一会儿,碎屑从另一头飞喷而出。
刘村长抿了抿嘴,有些紧张地看着许念,眼神无声询问这碎屑能不能用。
许念抓起地上的草木碎屑。
有点太糙了,喂猪还行,喂幼年小鸡小鸭还是有点勉强,会卡在它们的喉咙里造成窒息。
许念把地上的碎屑捧起来,重新投入槽口再碾磨一次,这一次的碎屑终于很绵密粉状了。
能用,只要拌上一定比例的玉米面,就能投喂给各个阶段的家畜。
这消息一出,在场的人都很兴奋。
往常没用的玉米杆摇身一变竟然能卖钱?一改造还成了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