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建康文官们惊掉下巴的是,庾翼居然在军营里开起了扫盲班。他要求所有士兵必须认识五百个常用字,理由是\"不识字怎么看懂烽火台信号?\"这种超前教育理念,让荆州军成为当时学历最高的部队。后来桓温北伐时,发现前线士兵居然能写家书,感动得直呼:\"庾公真乃神人也!\"
十、庾翼的朋友圈文学作为东晋初代斜杠青年,庾翼的朋友圈堪称大型凡尔赛现场。某日晒出襄阳城防设计图,配文:\"今日份搬砖,把办公室搬到前线~\";隔天po出《故吏帖》墨宝,还要王羲之:\"隔壁老王看看我这笔法进步没?\";偶尔深夜emo发长文:\"北伐路漫漫,求推荐靠谱代餐(注:代理参谋)\"。
他的政务处理更是自带段子手属性。有次处理民间纠纷,两村争水源打得不可开交。庾翼判案时突发奇想:\"尔等各派壮丁十名,比赛插秧,谁家种得快水源归谁!\"结果秋收时两村产量翻倍,百姓敲锣打鼓送来锦旗:\"青天大老爷,判案种田两开花!\"
就连给朝廷的奏章都充满网感。请求北伐的《请移镇襄阳疏》里写道:\"今北虏游魂,游弋河洛,臣夜观星象,宜速击之。若待其羽翼丰满,则如外卖超时——凉透矣!\"这种奏折混在一堆之乎者也的公文里,把晋成帝看得拍案叫绝:\"庾爱卿奏章,深得朕心表情包精髓!\"
十一、书法界的相爱相杀东晋书法江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王家写字要钱,庾家写字要命。\"说的正是庾翼与王羲之的\"相爱相杀\"。两人年轻时并称\"书法界双子星\",经常相约雅集斗法。有次在兰亭笔会,王羲之挥毫写下\"永和九年\",庾翼立即接笔题\"岁在癸丑\",围观群众直呼:\"这是要出联名款啊!\"
但命运的转折发生在永和年间。当王羲之的《兰亭序》火遍大江南北时,庾翼正在襄阳城头布置弩机。某日收到粉丝来信:\"将军书法虽佳,较之王右军终逊一筹。\"庾翼当即回信:\"老夫羽箭亦可题字,待我北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