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太原,贾诩外出巡视本郡各县,劝慰农桑畜牧之事。
    在榆次时,得到河北军情。
    更准确来说,是上党的军情,上党郡守薛洪主动弃郡而走,南下河内,前往陈留依附张杨。
    薛洪自知不是河北兵的敌手,也不想多造杀孽,就主动放弃。
    他走的轻松,委派到上党各县的官吏要么弃官逃亡,要么带着愿意追随的百姓向太原或河内迁徙。
    一些率领吏民撤回太原的县令长抵达榆次,不仅带来了上党失陷的消息,也带来了袁术称号,聚集大军三路进攻徐州的消息。
    贾诩闻言,感慨不已:“天下之乱,始于袁氏,亦盛于袁氏。”
    他严重怀疑,袁绍也已经开始走袁术的路。
    真让袁术攻陷徐州,割裂东南,那袁术抢先一步称帝,肯定不缺投效袁术的人。
    士人被压制的久了,不满汉室制度的大有人在。
    袁术屡败屡战,每次都能重整势力,原因就是袁术很得人心,这部分人心就是反汉室社稷、制度的世族之心。
    而当年袁绍从雒都出逃,不去别处,偏偏选中河北,自然是经过深入研究、反复衡量的。
    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河北已经成为反汉的大本营。
    张角兄弟就出自河北,黄巾军大本营也在河北。
    皇甫嵩平河北黄巾军时,信都县令阎忠除职,就劝皇甫嵩割据自立。
    皇甫嵩拒绝后,阎忠返回凉州家乡。韩遂、马腾等人作乱,拥立的首领王国因作战失利被处死,又要强行拥护阎忠为首领。
    阎忠看不上这些人,担任叛军首领后无所作为,病死了。
    作为凉州名士,阎忠可以说是年老、郁郁不得志而病死,也有可能是韩遂顾忌阎忠的影响力,隐诛了阎忠。
    贾诩之所以清楚阎忠的事情,因为他青年还未展露头角时,阎忠就很赏识他,为他传播名声。
    再后来冀州刺史王芬企图在灵帝返乡时发动兵变,不仅仅是王芬狂妄,更在于冀州人愿意跟着他干,有这个群体共识。
    所以袁绍选河北,就是看中了这里有反朝廷的群体共识。
    而关东、南方其他地方就没有这种共识;即便英杰之士认为天下将乱,早作准备的话,也只是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3366洛尘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张小曼洛尘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从零开始,纵横黑暗世界穿成小村姑,恶霸猎户竟是她相公穿越兽世:娇软小雌性被宠上了天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轻风修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