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收点违约金不过分吧?
天音阁每月营业额时高时低,一到年底结算,稳定保持在月营业额一千万两的水平。
接着第四名是天书阁,作为芸芸学子的朝圣之地,只要你想参加科举,就必须打卡此地,朝廷从贵族手中将知识垄断抢过来,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随着制纸工艺的进步,书价一跌再跌,不过科举教材的价格不变。所以天书阁的营业额始终保持在五百万两的水平。
第五名是天兵阁,刚开放海禁的时候,营业额连续霸榜,但火器不是一次性消耗品,可以循环使用的,补给弹药花不了几个钱。
再加上,不是每一个航海人都有买武器的需求,营业额不可抑制的下降,如今处在月销三百万两的水平。
最后是天味阁,租金模式决定了上限不会很高,平均每月一百万两。
这时候就会有靓仔质疑了,不是哥们,你这“天市坊”一个月的营业额都快接近七千万两了,是不是有点夸张?
首先,这是营业额,不是利润。
投资建设工厂不要钱吗?货物难道是凭空出现的吗?工作人员不用发薪水吗?
实业的净利润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就拿天衣阁举例,别看每个月能卖出这么多货,实际上净利润率只有10。
天行阁卖的是高科技产品,属于中端制造业,净利润率会稍高一些,达到15。
这么多朝廷官营商铺,或许只有天音阁能做到一本万利。
其次,一定有人觉得月销七千万两这个数字过于离谱,大明的经济水平有那么高吗?民众真的有那么多钱?
说实话,朱祁钰也不敢置信。回想当初,“天市坊”刚开业的景泰二年,他定下了年销一千万两的小目标。
结果现在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达成。
在朱祁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之下,如今大明已经从封建社会蜕变成资本社会。
开放海禁,成为了转折点。
许多百姓通过航海外贸,赚得盆满钵满。
过去的贸易形式,是以物易物,现在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