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臣们心知肚明,认清楚现状,知道反对也没有用。
更多的,他们只是在表示一个态度,可以说逢场作戏吧。
史官会据事直书的,谁谁谁站出来反对,都会一字不漏的记录在案。
在他们看来,将秦始皇放进历代帝王庙里祭祀,简直是倒反天罡!
就不信了,如此暴君在后世还能形象反转?受到世人称颂?
这样一来,他们出面反驳,就能立下一个忠臣形象,传世悠久。
只能说,都有各自的小心思。
下朝后,朱祁钰回到乾清宫,一个人默默地喝茶。
他顺利达成了目的,从今以后,谈及对外战争,朝中反对的声音应该会少很多。
但是,有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就是,当大明打下一片疆域的时候,应该是同化统治,还是简单粗暴的殖民统治?
同化统治,具备长期稳定的优点,通过文化融合、官僚体系整合,减少分离主义风险。(如汉朝对西域的治理)
同时,还能将当地资源、人口、市场直接纳入国家体系,增强整体国力。(如秦朝对蜀地的治理)
可以减少族群对立,促进国家认同。(如唐朝对辽东、安南的治理)
缺点也很明显。
需要大量行政、军事投入,短期收益低;若强制同化,可能引发反抗;核心区一旦衰落,边疆易失控。
反观殖民统治。
无需深度治理,只需控制关键资源;快速掠夺资源,补充本土经济;殖民地与本土分离,避免文化冲突。
殖民的本质是掠夺,容易引发反抗,需长期军事镇压。
过度掠夺会导致殖民地贫困,最终甚至会反噬宗主国。
两种统治方式,皆有优劣,朱祁钰目前还没想好。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北疆肯定实施同化统治。
景泰十一年,国泰民安。
不仅自然灾害减少,就连民变也只有一起。
梅坤,最终还是被抓捕归案。
在冬至那天,两广总督府于广州港,对他施以极刑,凌迟处死。
剩下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