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2000年以前的影视作品,秦始皇一直都是负面形象,通常被塑造成暴虐、多疑、冷酷的封建专制君主。
1986年电视剧《秦始皇》,结局展现其众叛亲离、孤独病死,符合“暴君不得善终”的公式化演绎。
1996年电影《秦颂》,秦始皇被塑造成冷酷无情的征服者,为统一不惜逼死挚友(高渐离)、压迫百姓。
1999年电视剧《荆轲刺秦王》,演员通过癫狂的表现,将秦始皇刻画为癫狂多疑的野心家,刻意美化“刺秦”的正义性。
你再看看,以前的历史教科书又是怎么写秦始皇的?
直到2001年后,秦始皇的风评,突然就扭转过来了。
根本原因就是,21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如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然后大家震惊的发现,原来传言两千多年的秦朝暴政,也没有那么不堪呀?
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秦始皇的功绩,再加上以前过得太惨,现在终于支棱起来,民众渴望大国复兴,“依法治国”的理念,才有了如今的“千古一帝”,祖龙终得翻身。
在古代,始皇帝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与夏桀、商纣齐名。
再有“二世而亡”太过晦气,若是有哪个皇帝祭祀秦始皇,就会被下面大臣拿来说事。(隋文帝再次躺枪)
“怎么?陛下也想二世而亡?”
后世朝代的皇帝,都要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帝王观,该虚心学习哪些明君?又该对哪些暴君引以为戒。
也许有人会说了,秦始皇的名声那么臭,就是那帮儒生故意黑的!他们对“焚书坑儒”怀恨在心!
这种说法就片面了呀,汉武帝独尊儒术,让儒生从此凌驾于百家之上,可是他被后世儒生骂得少了吗?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儒生都是无差别开炮的,一个“焚书坑儒”(坑的是不是儒生还另说),不至于让他们记恨两千多年吧?
真正将秦始皇的暴君形象刻板化的,恰好就是那一群帝王。
虽然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尊号”、“大一统思想”、“三公九卿制”、“文书行政”,被历朝历代延续了两千多年。
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