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东强很快就做出了分工,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会议室的人就都各自解散忙活去了。
望着空荡荡的会议室,沈东强意味深长的看向沈浪。
他似乎是想说什么,但思索良久后,却也只是语气严肃的说了句:“儿子,你可真让爸刮目相看了!”
沈浪也并未言语。
他能感觉出来,方才老爸是想向自己询问,自己究竟是怎么搞出这简易版离子渗碳炉的。
但不知道因为什么,他又忍住了好奇,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很快,经过手下人的一番筹备,制造离子渗碳炉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都已经被采购回来了。
接着沈浪便和那姓宋的青年,开始按照图纸指挥工人进行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
因为厂子里就有现成的车削设备,而且工人也都是多年老手,所以零部件的加工速度远比沈浪想象的要快。
最后仅仅只用了两天时间,组装离子渗碳炉所需要的零部件就都已经被加工完毕。
第三天,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十几个工人都在忙碌着组装设备和调试。
一直到了第四天,按照沈浪提供图纸制造的简易版离子渗碳炉总算成功了。
看着眼前这具轿车大小,外观看上去有些简陋的设备,无论是沈东强还是其他人,心中都下意识的捏了一把汗。
“成败在此一举!”沈东强攥了攥拳头,大声道,“开始试炉!”
随着沈东强的一声令下,十几个工人便赶忙将一串串已经捆绑好的曲轴放入渗碳炉中。
最后,一名工人按动渗碳炉的启动按钮,巨大的装置并开始轰隆运作起来。
这设备毕竟是简化版,所以炉内容积并不大,一次仅能够处理一百多根曲轴。
但即便如此,沈东强也已经倍感欣慰。
如果这离子渗碳炉真的能够试验成功,那对于自己、对于东华厂、甚至是对于整个华国而言都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这渗碳炉真的能够实现成功,自己的东华机械厂距离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
因为届时整个国内,除了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