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沔州城内。
“我欲杀了赵朔的使者王檝,不知荀先生以为如何?”大宋沔州统制张宣面色肃然,向自己的心腹幕僚荀孟攸看来。
“啊?张统制何出此言?”荀孟攸惊呼出声,满面愕然之色。
张宣很显然已经经过深思熟虑,沉声道:“赵朔派使者出使我大宋,说什么要从我宋国借道,攻入金国的河南。朝廷到底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朝廷答应的话,先不说什么唇亡齿寒,谁知道赵朔是不是要假道伐虢?金国和蒙古、西夏还有我大宋连绵征战,还有什么油水?赵朔若趁借道之机,吞并我大宋的繁华州郡,朝廷该如何应对?”
“朝廷若是不答应,赵朔就不会强行借道了吗?一旦赵朔强行借道成功,不但保不住金国,连我大宋都会恶了赵朔,引火烧身。所以,为天下计,为大宋计,我要杀了那王檝。”
“如果我杀了使者之后,赵朔震怒,强行借道。我大宋挡得住还则罢了,挡不住的话,就可以拿我的脑袋平息赵朔的愤怒。以张某的一身之安危,换取朝廷进退自如之境地,这买卖干得过!”
“张统制,您糊涂啊!”荀孟攸赶紧劝道:“如果是蒙古大汗的使者要来我大宋借道,那就是异族图谋我华夏。张统制您不惜自身安危杀了蒙古使者,天下有识之士谁不会赞您一声英雄?即便朝廷迫不得已把您交给蒙古,也能明白您是大宋忠臣,对您的子孙后代多有照拂。但是,王檝不是蒙古大汗的使者,是赵朔的使者!”
张宣眉头微皱,道:“有什么区别?你指的是,赵朔是太祖之后传言?
荀孟攸苦笑道:“赵朔有没有太祖血脉并不确定,但赵朔有汉人血脉,对汉人和蒙古人一视同仁,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赵朔攻入陕西,金军中的汉人不仅群起响应,还大呼‘迎北方的赵官家’,更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张统制以为,如今是宋国强还是赵朔的国度强?自古从来,天下大势,都是以北统南,哪有以南统北的?若有朝一日,赵朔一统天下,为一代圣君。您今日之事,会被后人如何评判呢?”
张宣深吸一口气,道:“我为国尽忠,但求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