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现在宋国的宰相班子,首相是史弥远,官封太师、右丞相兼枢密使,爵封魏国公。
    另外还有宰执四人。
    郑清之,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
    乔行简,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
    薛极,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
    葛洪,参知政事,东阳郡公。
    “蒙古驸马赵朔的《灭金令》,诸位相公都看过了吧?如今,金帝完颜守绪派完颜阿虎为使者,向我大宋求援。你们以为,我大宋是该考虑唇亡齿寒的道理,出兵助金国抗蒙呢?还是坐视不管,任由金国和蒙古相争?”
    赵昀缓缓向五个国家宰执看来。
    他出身民间,十八岁那年天降洪福,由一个寻常民间少年被史弥远推上了帝位。今年不过二十一岁,登基之后国政又由史弥远把持,并无多少治国理政的经验。
    在如此决定宋国命运的关键时刻,着实有些慌了手脚。虽然竭力保持着镇定,但袍袖中的双手已在微微颤抖。
    毕竟,宋金海上之盟灭掉辽国的前车之鉴,他不可能不知道。
    但话说回来,即便宋国帮助金国,就真能挡住蒙古大军吗?惹恼了驸马赵朔,恐怕宋国灭亡得更快。
    赵朔太祖之后的传言,更是让他胆战心惊。大家都是太祖之后,在赵昀还是民间百姓的时候,赵朔已经是一国之君了!谁更有资格继承太祖留下的基业,那还真不一定!
    “陛下!微臣以为,我大宋理应坐山观虎斗。”
    说这话的正是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薛极,史弥远的心腹。堂堂大宋首相和文臣们在朝堂上撕逼太过掉价,薛极就经常充当史弥远嘴替的角色。
    薛极道:“自从蒙古和金虏开战以来,金虏不但不思和我大宋交好,反而施行什么北失南补之计,多次攻打我大宋。现在他们被蒙古逼得日暮途穷了,想起来我宋国交好了,早干什么去了?”
    “还有,靖康之变,如此血海深仇,我大宋上至官家,下至军民百姓,一日不敢或忘。如今,陛下若是出兵帮助金虏,可对得起惨死异国的徽钦二帝?可对得起,我皇宋的列祖列宗吗?”
    “至于什么唇亡齿寒的道理,官家更不须忧心。常言道,北人擅马,南人擅船。我皇宋既有长江、淮河之天险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超品渔夫全家灭门,废后重生杀疯了遭遇背叛后,我重塑了人身官场沉浮,我携前世记忆飞速上位出狱既无敌,前妻要离那就离只想让女主摆脱渣男的我,竟成了牛头人?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逍遥小刁民凡人修仙路快穿:万人迷她用盛世美颜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