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样的队伍,朱棣觉得马哈木这一次一定得完蛋了。
朱棣觉得自己可以亲自参与到这里面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对于朱棣来说,什么武器装备啊,什么军事建制啊,什么经济挪用啊,都不重要。
这种事情只要有心都可以办得到。
他最觉得神奇的是军粮。
在古时候打仗,这军粮可谓是第一要务,多少将军就是因为军粮的问题导致最后的失败。
军粮是关乎士兵的肚子的。
士兵们发不起军饷可以暂时拖一拖。
没有武器装备可以暂时拖一拖。
可是这要是吃不起饭,那他们可就要闹兵变了。
道理也很简单,反正都要饿死了,那不如直接反了,说不定还能够活。
这是古代的基本操作,很多人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这才要造反的了。
朱棣也是主帅,也是皇帝,对于这些事情他比谁都清楚。
他每一次北伐出征的时候,就是国库里面的粮食已经比较多的时候,不然他可不敢贸然出征。
而他来到了朱高炽的军中。
发现这些人对于军粮的事情,丝毫都不用担心一样。
就算是士兵们私下里聊天,对于粮食的问题他们都不会谈一下。
朱棣刚来的时候就十分的好奇就想打听。
却发现没有人和他聊这个。
反而是聊朱高炽是如何如何的好,聊他们要是战死了,也可以成为烈士,可以被世人尊敬,家里人还世代被人尊敬,这简直是太好了。
朱棣听到朱高炽的政策,也觉得这倒是一个创举,大明的军队士兵死了都是会有抚恤金的,这一点朱棣没有意外,只是这给于家属的厚待,加上对于死去士兵的追思等等,这倒是十分的有价值。
哪一个人不想被人给记住呐。
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献出生命的人,理应被后世的人给记住。
朱棣听到了朱高炽的政策,也感受到了士兵的希望,他们对于这个政策的赞许是百分百的。
甚至有些胆小的人,因为这个政策,那也是会主动的去申请出战了。
朱棣听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