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蔬菜收上来之后,就整整齐齐地码放进这些木箱里,再放到卡车的后斗里。
一个一个的摞起来,这样就能保证上面的蔬菜不会把下层的蔬菜给压坏了。
昨天的时候,刘正平雇佣了几个劳动力,把那些草垫子都铺进了卡车的后斗,四周的铁皮板上也用浆糊沾上了草垫子,棉被和木箱也都就位了,就放在卡车的后斗里。
所以今天早上,当陈松来到官方大院的时候,准备工作都已经差不多了。
官方大院里,和门前的大马路上,整整齐齐地停放着50辆大卡车!
路过的百姓们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阵仗,纷纷驻足围观,猜测这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
每辆打开车的旁边,都站着一个司机和一个记录员。
这些记录员之中,有刘胜利和他手下的几个伙计,有临时被抓壮丁的胡建强和苏建国两位厂长。
也有刘正平从各个单位的财务科临时抽调过来的会计员。
还有一些退休老教师。
甚至还有一些在职的教师,只要是今天没有课,也都被刘正平临时抽调了过来。
总之,这些人都是能识文断字、会算数的人。
但这些记录员和司机就肯定是不可能免费的义务帮忙了,陈松要给他们发工资的。
陈松给他们每天30块钱的工资,能顶得上他们一个月的工资了,所以这些人也都是喜滋滋的。
严格来说,这些人都算是在工作时间接私活、赚外快了。
但由于这是官方主导的行动,所以谁也不会追究这个事。
这都是陈松想出来的主意。
自从有了上次从河东村收购蔬菜的经验,陈松只需要打眼一看,就知道这一堆蔬菜有多少斤,不,应该说是多少吨。
其中有个几十斤的误差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即便如此,只凭陈松他们几个人就想收购整个流河县的蔬菜,那也无异于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主要是这些蔬菜的保质期短,必须尽快运出去销售掉,否则就会烂在手里。
因此,陈松几人挨家挨户的去称重根本就不现实,时间上完全来不及,还没等把前面的蔬菜收完,后面的蔬菜就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