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的黄昏时刻,日落西山的太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泰源城外的旷野上。
从四面八方,一支支灰黄色的队伍如同涓涓细流,正不断汇聚而来。
马蹄声、车轮碾压声、士兵整齐的脚步声,混合着军官们嘶哑的口令,响彻在广阔的平原上。
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这是晋绥军的主力部队,按照阎锡山的命令,从各自的防区开拔,抵达了泰源城下。
先到的部队已经开始安营扎寨。
命令被一级级传达下去。
士兵们熟练地卸下背囊,开始搭建帐篷。
一顶顶土黄色的军用帐篷,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平地上,迅速连成一片,向着远方蔓延。
骡马被牵到指定区域喂料饮水,发出不安的嘶鸣。
炮兵们小心翼翼地将山炮、野炮从运输车辆上卸下,选择合适的阵地,构筑临时的炮兵工事。
炊事班开始挖设临时的灶坑,寻找水源,准备生火做饭。
淡淡的炊烟开始在营地各处袅袅升起。
放眼望去,整个泰源城北、城西、城南、城东方向的原野,都被这庞大的军队所占据。
营帐星罗棋布,一眼望不到头。
人影绰绰,车辆、马匹往来穿梭。
十万大军,汇聚于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泰源城围得水泄不通。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大战来临前的紧张气息。
士兵们大多沉默着,默默地做着手里的活计,擦拭武器,检查弹药。
偶尔有低声的交谈,也很快被风吹散。
远处的泰源城,矗立在暮色之中。
高大厚重的城墙,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匍匐在大地上。
城门紧闭,吊桥高高拉起。
城墙上,隐约可见飘扬的鬼子旗帜,以及影影绰绰的守军哨兵。
整座城市,如同死一般寂静,与城外喧嚣的军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一处可以俯瞰泰源城北门的高地上,楚云飞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
他的358师作为先锋,已经抵达了指定位置,并完成了扎营。
望远镜的视野中,太原城墙的轮廓清晰可见,甚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