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报纸,无论是山城控制的中央日报,还是各地的地方报刊,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篇幅,报道着晋省大捷!
《中央日报》头版头条,用醒目的大字标题写着:“国军晋绥健儿奋勇杀敌,阎长官指挥若定,光复晋省大部,楚云飞将军再立奇功!”
报道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晋绥军各部如何“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如何在阎长官的“英明领导”下,将倭寇逐出晋省。
而其中,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照片也刊登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楚云飞!
报道盛赞楚云飞将军“智勇双全,指挥得当”,率领其部“屡克强敌,收复榆次、昔阳等重镇”,是此次大捷的中流砥柱。
这已经是楚云飞的名字第二次如此大规模地出现在全国报端了。
上一次,是在平安县战斗之后,明明是李云龙打下来的县城,最终山城方面的宣传却将主要功劳按在了“在外围有力策应”的楚云飞头上,并因此将其晋升为少将旅长。
而这一次,随着晋省大捷的消息传开,山城方面再次毫不吝啬地将桂冠戴在了楚云飞头上,宣布将其晋升为陆军中将师长!
一时间,“楚云飞将军”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
从陪都山城到西南后方,从沦陷区的暗流涌动到海外华侨的聚居地,无数龙国人通过报纸、广播,得知了晋省大捷的消息,得知了楚云飞将军的“赫赫战功”。
人们奔走相告,激动万分。
茶馆里,课堂上,工厂中,田埂间,到处都在谈论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听说了吗?晋省快打回来了!”
“是啊!报纸上都登了!晋绥军打得好啊!”
“那个楚云飞将军,真是厉害!上次平安县就是他,这次又立大功,都升师长了!”
“国军威武!阎长官威武!楚将军威武!”
无数人对晋绥军,对楚云飞将军,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在经历了太多次失败和挫折之后,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楚云飞,这位年轻有为、战功卓著的国军将领,俨然成为了全国瞩目的抗日英雄,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