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岂敢。”
“也罢,今晚朕便去承乾宫。”
贤贵妃一听大喜,不过表面上却担忧的道:“陛下有两日未去永和宫了,就不怕淑妃妹妹不高兴?”
“哼,朕想去哪就去哪,还要看别人脸色不成?”皇帝不满的道。
“是,妾身失言了。”
贤贵妃说着,看了一眼龙案上的奏折,道:“陛下仍在为沧州之事忧心?”
“是啊。”
皇帝对于后宫不得干政这种事并不是太在意,这可不是对顺嫔的优待。
毕竟他是皇帝,想干嘛就干嘛,当初心情烦闷去了景阳宫,还不是开口就议政。虽然当着外人也会有所避讳,但此处是养心殿,张诚都不在,他有何顾虑?
“还不是顺嫔的那个堂兄,简直胡来!”
皇帝心情不好,正因杨山在沧州一顿乱搞,不但要杀朝廷命官,还杀了僧人,甚至还将当地士绅关进大牢,这不是存心害洛儿名声么?
他真是后悔,怎么就让顺嫔去了沧州,这娘们真不让人省心。
贤贵妃眼珠转了两下,道:“顺嫔妹妹心思细腻,其堂兄想必也是做事周全之人,怎会胡来?”
“心思细腻?”皇帝都笑了,道:“你与顺嫔交好,自是为她说话,她若真心思细腻,岂会做出此等糊涂事来?”
“嗯?此事与顺嫔妹妹何干?”
“呃……”皇帝一惊,差点说漏嘴了,忙道:“太医说她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她在茅房里用膳,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
“就是这样,所以,她如何心思细腻了?”
皇帝擦了把冷汗,他想到不干净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茅房了,顺口就说了。
只不过这也太不干净了。
贤贵妃都忍不住干呕了两下,道:“陛下悉心照料,想必顺嫔妹妹会尽快好起来的。”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
皇帝拿起那奏折,叹道:“如今朝臣弹劾她堂兄,朕也只能大义灭亲了,尽量不牵扯到她,便算对得起她了。”
如果真像奏折里说的这样,杨家必须满门抄斩,能保顺嫔一个就算是他仁至义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