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依据士卒的体力、技能特长,将其划分为不同兵种:体格强壮、耐力出众者编入重甲步兵营,负责正面冲击与坚守;臂力过人、目力敏锐者,则选入弓弩营,加强远程打击能力;原有的少量骑兵,加上从秦家湾带来的骑兵骨干,以及挑选出的善骑射者,扩编为一支精锐骑兵营,由吴云山直接统领,作为战场上的尖刀;而徐果儿和秦冲,则分别统领两个主力步兵营,严格按照秦武教授的三三制战术小组进行日常操练;此外,秦武还挑选了一批机灵、腿脚快的士兵,组建了斥候队,由李云、李二宝这两位原保宁军精锐负责训练,专门学习潜伏、侦察、传递军情等技能;甚至,他还从军中挑选了一些略懂修葺、挖掘的士兵,以及部分被俘的乌戎工匠,组建了小规模的工兵队雏形,负责修筑工事、铺设道路等。
新的训练方法一开始,自然也遇到不少阻力。许多老兵油子习惯了以往松散的日子,对秦武严苛的体能训练(每日清晨的长途奔跑、翻越障碍)、枯燥的队列操练以及复杂的分队战术配合颇有怨言,认为这是花架子,不切实际。
“他娘的,跑个步还能跑死乌戎人不成”
“这站军姿,比上阵杀敌还累!”
对此,秦武毫不手软。他一方面以身作则,每日与士卒一同参与高强度训练,另一方面,则铁面无私,但凡有违抗军令、消极懈怠者,无论老兵新兵,一律严惩不贷,轻则鞭挞,重则逐出军营。
吴云山、徐果儿、秦冲等秦武的嫡系将领,更是坚决执行秦武的命令,起到了极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而老将张猛,在萧远的明确支持下,也全力配合秦武,弹压那些不服管教的老兵。
同时,秦武也并非一味严苛。
他大幅改善了军营的伙食与卫生条件,确保士兵们能吃饱穿暖,伤病能得到及时救治。对于训练刻苦、表现优异的士兵,则不吝赏赐,或是钱财,或是更好的兵甲,或是晋升的机会。
一套严格的考核与晋升机制也随之建立起来,让所有士兵都看到了凭本事出头的希望。
秦家湾那边,在秦冲的协调下,更是源源不断地运来源源不断的物资——精铁打造成的崭新刀枪、坚固铠甲,以及充足的粮草,使得临塞军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