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张猛带着残部,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麾下士卒在之前的战斗中伤亡不小,士气也颇受打击,此刻对比秦武所部井然的秩序和高昂的斗志,心中百味杂陈。
他走到秦武身边,看着那些被抬下来的己方伤兵,又看了看秦武部下迅速搭建起来的临时救护点,郎中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治,不禁叹了口气,对着秦武拱手道:“秦都尉,此战若非你及时驰援,我部……唉,末将佩服!”
这话发自肺腑,再无半分初见时的矜持与审视。
周围那些萧远旧部的军官和士卒,望向秦武的眼神也充满了敬畏与感激。
先前,他们或许只当秦武是个能带来钱粮的“财神爷”,亦或是个有些手段的练兵教头,但今日一战,秦武以少胜多,阵前斩将,指挥若定,这等武勇与智略,才是真正让他们这些沙场老兵折服的根本。
军营之中,早已悄然流传开秦武“战神”的称呼。
而坐镇中军的萧远,心中的震动尤为剧烈。他本是沙场宿将,眼光何等老辣。秦武初至临塞城,他看重的是其背后秦家湾能提供的钱粮军械,视其为一个难得的“后勤官”。黑风寨一役,秦武展露了些许谋略与勇武,让他觉得此子或许堪用。
但王家坳这一战,秦武展现出的那种对战局的敏锐洞察、对兵种协同的娴熟运用,以及关键时刻亲率骑兵凿穿敌阵的果决与悍勇,无一不说明此人绝非池中之物。萧远反复回想着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越想越是心惊,也越想越是欣喜。
他意识到,自己招募到的,恐怕不仅仅是一个能解燃眉之急的后勤官,更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将才!
战后数日,萧远一改往日只在必要时召见秦武商议军需的态度,几乎每日都会将秦武请至都尉府的帅帐之中,屏退左右,长谈军务。
起初,萧远还会询问一些关于秦家湾精铁产量、粮草储备的具体数目,但渐渐地,谈话的内容开始深入到战术运用、兵法韬略、军制改革乃至整个北疆的战略态势。
“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