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积在选将时,还会仔细观察将领的相貌和气质。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回答道:“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李积深知,一个人的命运与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息息相关。他通过观察将领的外在表现,判断其内在品质和潜力,从而选出最适合的人选。这种对人性的洞察,使他在用人方面极为精准,薛仁贵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薛仁贵初入军中时,默默无闻,但李积却一眼看中了他的潜力。他给予薛仁贵重任,让他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薛仁贵不负所望,屡立战功,成为大唐的名将之一。李积的这种识人之明,不仅成就了薛仁贵,也为大唐的军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世间也流传着一种说法,称李积在临终前曾对儿子说,他们家会出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这个人会连累大家,发现了不如早点儿杀了算了。这种说法多半是后人附会徐敬业起兵反武的事。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从其檄文中可以看出,待到胜利后,他有掌控朝政的野心。后人因徐敬业的这一行为编造了这样的故事,试图说明李积神算通玄,早已预见了这一切。
但若真如此,以李积的智慧和能力,他会看不出徐敬业的福份吗?或许他早已察觉到了徐敬业的性格和野心,但他并没有说破。李积一生历经风雨,深知权力斗争的残酷。他或许意识到,即使他提前采取行动,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或许,他选择沉默,也是为了保护家人,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李积一生的政治选择,也充满了智慧和谨慎。他拥护李治为太子,支持李治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这些决定都显示了他善于审时度势的能力。他深知,只有顺应历史的潮流,才能在复杂的朝堂中立足。他的这些选择,或许也与他对命运的洞察有关。
然而,道家的玄学到底灵不灵、准不准,这始终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如果真的那么神乎其神,为何李积没算到李密和单雄信的结局呢?李密和单雄信都是李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