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5)页
两种概念,判罚结果有着天壤之别,他自然要把这一点说清楚。
    “典旗仪卫的押衙……”公服官吏打量了李奕一眼。
    他对禁军的编制有所了解,知道典旗仪卫隶属内殿直,分为左、右仪卫共四班,每班各百人,置押衙统率,掌管皇帝出行的仪仗旌旗。
    虽然按军职来说只是低级武将,相当于百人队的都头(百夫长),但作为皇帝的亲随护卫队长,其地位待遇并不比他这个七品的法曹参军要差。
    公服官吏追问道:“你说自己一时失手,那究竟是何缘由?又有什么证据?”
    “此人今早来铺子吃饭,对我嫂子言语轻薄,还妄图动手动脚。”
    “我上前呵斥阻止,他却出言不逊,推搡辱骂于我,还诽谤我叔嫂苟合。”
    “我激愤之下给了他一拳,不料他竟倒地不起……”
    说着,李奕指向围观众人,“若说证据,当时还有其他食客在场,他们亲眼所见,一问便知。”
    “有人证自然更好,本官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公服官吏微微颔首,径直走向人群,询问起案件的来龙去脉。
    好在李奕本就是实话实说,也有不少人在场目睹一切,很容易就能弄清楚缘由。
    不一会儿,公服官吏再次回到李奕身前:“若依众人之言来看,确是对方生事在先。”
    说到这,对方有些犹豫道,“可你这当街伤人性命……”
    在如今这个世道下,武夫们横行霸道惯了,闹出人命的事也不罕见,况且还是死者挑事在先,这案子可大可小。
    然而眼下是在东京城中出了命案,死的还是禁军都指挥使的外甥。
    公服官吏自然不敢妄下断论。
    “杀人者未必是杀人之罪,我只是一时激愤失手,并无蓄意杀人之心。”
    李奕当即辩解道,“难道眼见亲属遭人欺辱,我连反抗劝阻都不行,只能忍气吞声不成?”
    “按照《永徽律疏》中的六杀,我最多只是过失杀人,应不以杀人罪论处。”
    在五代乱世的背景下,律疏规条等混乱不堪,但大体上还是沿袭唐制。
    而此时后周尚未定法,皆用唐之旧典,《永徽律疏》作为唐律的范本,自然具有权威性。
  
第(3/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吾索向哨:万人迷今天也在认真净化我靠噩梦赚钱钻石王牌之无败的霸王我生命中的白马王子农村狼帝混都市克系执法官我的抗战有空间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