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庶常馆,庶吉士官舍内。
二十八名庶吉士,有二十二人都未曾睡。
有人坐在点着三根蜡的书桌前奋笔疾书,有人站在后院内喃喃自语,还有人对着一棵树表情夸张地小声说话……
明日一大早,便轮到翰林侍读沈念来庶常馆为他们讲学。
这些人都准备与沈念大辩一场。
自百家议政后。
大明论辩之风复苏,学子们议政的兴趣甚浓。
而今这些庶吉士作为准官员,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都想与沈念道一道自己的治世救国梦。
这些人的年龄大多比沈念大,但在官场却都是雏儿。
初入仕途。
他们的仕途梦想几乎都是:致君尧舜,名垂青史。
然入仕一到三年后,大多数人的梦想都会变成:官场险恶,落袋为安。
每一届几乎都是如此。
当下,这些庶吉士们想在沈念面前彰显自己,还有一个原因。
留馆。
待结业后,一部分庶吉士能留馆成为翰林官,一部分庶吉士则会成为六科给事中、御史、六部主事、知州、推官等。
而仕途前景最光明的,便是成为翰林官。
沈念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
从隆庆五年的三甲进士,一跃成为当下正六品的翰林侍讲、天子近臣。
可谓是前途无量。
若能辩得沈念哑口无言或使得沈念夸赞自己一番,以后的仕途必将顺畅许多。
……
五月初八,四更天,庶吉士官舍。
在众庶吉士陆续起床之时,数名胥吏抬着数个大竹筐来到官舍庭院内。
竹筐之内,皆是粗布衣衫与布鞋。
庶吉士们起床后看到这一幕,纷纷面带疑惑。
就在这时。
身穿官服的沈念大步走了过来。
“学生参见沈教习!”庶吉士们纷纷拱手,齐声高呼道。
大多数庶吉士都比沈念的年龄大,但在官场,比的是官衔,是资历。
沈念看向众人,高声道:“诸位,此乃本官为你们准备的衣服,都换上吧,接下来的课,不在馆阁而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