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1937年。
    元旦过后不久,新丰纺织的童润夫、李升伯,以及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张树年,五人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
    陈光良知道,五人一定是关于‘棉纱’的事情,向他汇报和建议。
    果不其然,童润夫率先说道:“老板,目前新丰纺织的棉纱有52万包,而新丰纺织未来两年时间,用量预计也就在25万包左右。鉴于去年10~12月间,华商纱布交易所内棉纱市价已上涨一段时间。今年一开始,涨势继续,目前价格已经上涨至240元以上,我们可以考虑出一部分。特别是2月春节过后,必然有一个销售淡季。”
    以240元一包计算,新丰纺织持有的棉花包总价值在1250万元。实际上,他们的成本也就在1000万出头,相当于他们在棉花现货上就赚了200多万。
    太赚了,难怪新丰纺织和平安银行的高层都动了‘见好就收’的道理。
    不过陈光良自有打算,说道:“再等等,就算我们一直持有,也好过持有法币在手中。这个事情你们就听我,存棉好过存钱。另外,租界的仓库一定要保持着2万包的数量。”
    众人面面相觑,很快又纷纷倒戈。
    夏高翔说道:“新丰纺织虽然贷款950万,但一年利息就六十万(6厘的低息贷款),不算沉重。比起棉花带来的收益,都是微不足道。”
    叶熙明也说道:“是啊,新丰纺织被收购近两年以来,利润也达到240万(包含去年棉纱包的收益),相当于香港工厂、重庆工厂的投资赚回来了。”
    香港工厂投资150万,重庆工厂预计投资100万。
    童润夫见状,也只能说道:“只要平安银行继续给与支持,当然我们也没有意见。”
    夏高翔笑道:“支持新丰纺织,也就是在支持平安银行自己,这点请放心。”
    眼见这事过去,陈光良便说道:“香港工厂的情况怎么样?”
    李升伯随即做了详细的工资汇报,香港工厂在去年底已经开工,目前只能算是‘试开工’。
    “我们从沪市调过去一批优秀女工,带动了那边的生产效率,预计到下半年,香港工厂也就能全面开工起来”
    沪市的纺织女工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炊事老兵:奋斗在九零年代医道圣手:我实习生,专跟阎王爷抢人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离婚后,前夫继子哭着看我嫁豪门重生猎户,从进山打猎开始成神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大反派也有春天2厉元朗水婷月华娱之流量之战我有一卷度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