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童润夫看出他的心思,说道:“陈先生,虽然新丰纺织蒸蒸日上,但在纺织业的积累主要还是在纺纱、织布等环节上,印染涉及到新的技术,新丰纺织短时间怕是没有精力去投资。而且预期扩展至印染行业,还不如扩大纺织业务。”
如今的新丰纺织厂,基本已经奠定明年大赚的趋势,首先原材料‘棉花’就已经掌握着便宜的一大批存量。
“行,这方面还是要听你们的意见。”
自新丰纺织被收购后,经历了很多的变革,比如:
首先,以改善设备、提高棉纱产量与质量为基础,而非盲目扩大生产。原来的博益纺织厂的工人,他们工作11小时的效率,还不如日本工人工作9小时的效率。他们使用的织机是人工普通织布机,即使是熟练工也只能管理4台;同时期日本的自动织布机却可以将效率提高至每人管理20台机器,是华夏纱厂效率的5倍,差距何其之大。新丰纺织成立后,升级工厂装备,扩建锅炉,组装“大牵伸”,增添自动织布机。
其次,经营合理化,尤其是不拘泥条件延聘各类技术专才。像高级纺织专家,新丰纺织开出了每月500元的高薪吸引人才,聘请童润夫为副总经理兼常务董事,统筹全局;同时也聘请李升伯为副总经理兼常务董事,负责生产。就是在纺织工上,新丰纺织开始启用更多的女工,她们的业务更加熟悉,更重要的是不容易闹事。
最后,自然是后勤和产品。在这方面,可以说‘大战略’,是有陈光良和平安银行来保证;如收购棉花一事,就让新丰纺织迎来发展好机遇。
看着忙碌的纺织工人,陈光良已经等着明年大赚了!
自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后,起初公债市价狂涨;但在一个月后,债价忽然猛跌,市场上关于政府将对内债减息展期的传言四起。
陈光良得知消息后,庆幸自己不贪心,知道公债市场已经糜烂得差不多了,有利润就该出掉。平安银行虽然抛售最后一点时,已经开始猛跌,但也赚的有近60万元。
在此情况下,1935年12月15日,沪市商会曾致电财政部,以减低利息延期还本之谈,甚嚣尘上,请政府颁布明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