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代飞黄腾达的‘实业家’,如今纷纷日子不好过,像卷烟大王的简氏兄弟、面粉大王和纺织大王的荣氏兄弟、刘鸿生,这些人都纷纷欠着银行高额的贷款,这一次风波只能任人宰割。
究其根本原因,是华夏民族工业的脆弱性,以及没有国家的扶持背景(反倒是趁火打劫)。
刘鸿生诚恳的说道:“陈先生,最近银根紧缺,刘鸿记的几笔到期押款,银行追的急。我想你这里能不能抵押,贷款一点,帮我度过一下难关,你看可以吗?”
陈光良有些意外,怎么求到自己这里来,两人虽然有点交情,但生意场不讲交情的;刘鸿生最应该去找的,应该是他的同学兼朋友宋仔文才对。
“刘先生,你拿什么抵押?”
有合格的抵押物,不是不行的,比如租界的物业,平安银行现在又接受这样的抵押。
“刘鸿记的股票抵押”
“这可不行,目前平安银行可以接受租界物业的抵押。至于股票这个东西,我们一向不予抵押,谁家的股票也不好受。”
这个年代的股票,简直就是个笑话。
事实上,刘鸿生已经去找过他的同学兼好朋友宋仔文,但宋仔文的嘴比较毒,说刘鸿记的股票是厕纸,一文不值。气得刘鸿生回去后,大骂宋仔文是‘势力朋友’。
刘鸿生顿时也只能说道:“物业抵押的话,暂时没有合适的,我回去再整理整理。”
陈光良点点头,还劝慰道:“如今法币发行,银根紧缺的事情马上就要缓和下来,刘先生还不如和几家债券银行商量商量,料想问题不大。”
刘鸿生也是浙省人,最大的债权银行应该是浙省兴业银行,商量商量,问题不大。
他点点头,随后他忍不住问道:“陈先生,同样是做实业的,为什么你的日子越过越舒坦?”
那么多实业家如今被债务逼得到处找钱,反观陈光良,旗下个个公司过得滋润。
陈光良笑道:“我投机赚了些钱,都投资到实业上了。如今华夏的实业艰难,我也是知道的,也做好了一切准备。”
刘鸿生其实已经知道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