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刘厂长家那小子不?堂堂干部子弟,去年差点因为买不着票,没赶上回家吃团圆饭。最后愣是搭货车回来的,冻得半死。”
“这有啥稀奇的?”王琴雅从厨房里探出半个身子,手里拿着油纸包着的烧饼。
“就那么几趟绿皮车,全国老百姓都挤着回家,票能不金贵?前些年咱们从边疆回来,上个厕所都得踩着别人脚背过去。那味儿啊,现在想起来还犯恶心。”
把包好的烧饼塞给裴荣时,王琴雅突然正色道:“你可得多带点钱,万一窗口买不着……”
“我知道,我知道,”裴荣打断她说,“要是实在不行,就再塞点钱找找关系。不过那价钱……上个月李师傅给他儿子买票,一张硬座被宰了八十。”
“再贵也得买!这可是关系到瑜儿前途的大事!”王琴雅紧紧攥着围裙,语气坚决,“咱们这些年省吃俭用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孩子能出息吗?
鲍老爷子都亲自过问的比赛,咱瑜儿能去参加,那是祖上烧高香!花点钱算什么?大不了我们再省着点过日子。”
裴荣点点头,披上厚重的军绿色棉大衣,又拿起钱和烧饼揣进怀里:“行,那我走了,估计要很晚才能回来。”
“路上小心点,”王琴雅给他系好围巾,“顺便也给瑜儿带件厚点的衣服,火车站人多手杂,钱包揣内兜里,多留个心眼。”
“晓得晓得……”
清晨六点多,裴荣站在京海一中的门卫室前,不停地跺着脚取暖,呼出一团团白气。
天还没完全亮,刺骨的寒风吹得他手指通红,他不停地搓着手,心里暗暗着急。
“同志,我想找我女儿,高三16班的裴瑜。这是我的介绍信,您给看看。”
裴荣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介绍信,恭恭敬敬地递给门卫。
门卫大爷正端着搪瓷杯喝茶,斜眼瞥了一下介绍信:
“这么早?你闺女怕是还没起呢。学校有规定,外人不能随便进,特别是女生宿舍。再说你闺女现在是高三,学习紧张得很,你这一打搅,多耽误学习啊。”
裴荣急得直搓手,声音都带着哀求:“同志,我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