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曹操的主要着作—2:
    2)《观沧海》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释义:
    本诗通过对大海的宽阔和雄伟的,壮丽景色的描写,吐露出作者立志改革社会,叱咤风云的胸怀,抒发他决心消除边患,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
    在这首诗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曹操当年跃马扬鞭,驰聘天下的形象。此诗气魄雄伟,想象丰富,是写景的佳作。
    毛主席词《北戴河浪淘沙》:“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说的“遗篇”,即指此作。
    译文(参考):
    站在东边的碣石山上,苍茫大海远远观看。
    极目远望,水波动荡,明亮夺目,海涛之中,礁屿耸立,更呈壮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欢。
    秋风吹动树木萧萧瑟瑟,掀起海浪滚翻。
    在大海之中,日月运行,银河灿烂。
    我心情十分高兴,写歌来表达自己志向的深远。
    (又改写成了一首现代自由诗。)
    注释:
    1、这是属《相和歌瑟调曲》的《步出夏门行》篇中的一章。《步出夏门行》共分五个部分,最前是《艳》,以下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207年(建安十二年)夏五月,曹操北伐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登山望海写了这首诗。
    2、碣石:山名。这里指的是《汉书地理志》所载,右北平郡骊成县(今河北乐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
    3、以:凭借的意思。沧海:大海。海水色苍,所以说沧海。
    4、何:多么。澹澹(dan淡音):水波动荡的样子。
    5、竦峙:耸立的样子。连上句是写远景。
    6、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7、树木以下四句,详写近景。
    8、之:助词,的。
    9、若:好像。
    10、星汉:银河。
    1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贵女拒当吸血包,寒门白眼狼急疯了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四合院:逆天悟性,截胡了秦淮茹仙凡分界从校服到婚纱,可我不想嫁你了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重生后,从一张彩票开始称霸商圈狼出狱师姐她摆烂后,从万人嫌到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