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6)页
然还有铭文镌刻。
    不得不说,有些刺眼了。
    “丞相,司马懿连个传消息的斥候都没有派出寨来,想来是笃定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攻下此寨了。”麋威上前禀报。
    他得天子之命随丞相出征,方才便是率三百虎骑在后方巡视,却是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赵老将军凝目望向魏军看似坚不可摧的营垒,笑了笑:
    “看来,司马懿仍觉我大汉不能摧城拔寨。
    “既如此,便让魏寇见识见识丞相的营造之法吧。”
    诸将闻言,一时尽皆振气。
    自打丞相掌军国大事以来,除了劝课农桑,兴造水利,为大汉北伐攒了七八百万石粮外,
    各种兵甲器械的规划与打造,同样没有落下。
    不单是打造,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且苛刻的营造制度。
    而这所有制度中,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一项,便是物勒工名。
    也即在所铸物件上铭刻负责人,从官员到工匠,每个环节责任到人。
    其次一项,便是大汉设有对出厂兵甲器械进行抽查检测的流程。
    每批次生产出来兵甲器械,都会被相府的金曹掾抽至少一成出来进行质量检测。
    既测误差,也测强度。
    非但如此,丞相还设立了非常成熟且完整的工匠培养体系,让军备产能及效率大大提升。
    老工匠三月就能带出学徒,新工匠半年就能出师成为老工匠,优秀者还能得到优厚奖赏。
    如此制度,看似浪费时间,难以实现,实际操作下来,不但节省了时间,节省了资源,对工匠个人本领的要求也变得更低。
    换言之,魏军的工匠,是难以短时间大规模训练的手艺人,而汉军工匠是继承了秦法,可以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工人。
    当魏吴还在凭手感去冶炼铸造甲兵时,大汉已在丞相与丞相夫人的主持下,依靠训练周期短,制造水平却并不差的工匠建立起了流水线。
    从铸造,到打磨,再到质检,环环相扣。
    误差不过毫厘的箭簇,精密咬合的齿轮,刻满铭文的刀枪弓弩、甲胄兜鍪,都是支持大汉以一隅对抗曹魏九州的底气所在。
    而攻城器械的流水线打造,更是大汉的秘密武器。

第(4/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呢喃诗章我的抗战有空间霍格沃兹之马尔福崛起四合院:开局52年,大舅易中海和女帝双修后,我出剑即无敌双穿,辰星耀大黎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虫二大师,从港岛影视娱乐开始抓鬼啦人性即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