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如趁我营垒空虚之际,前来偷袭。
“侥幸成功,则我几万大军便被隔绝于渭北,粮道也为其所断,再想回到长安,势必要付出不小代价。”
主出战的诸将则开始嗤之以鼻。
魏平嘿了一声:
“骠骑将军说笑了,先是效仿我们南北立营,诱敌深入,后又效仿我们悬军深入,出奇制胜?
“诸葛亮哪来这么大胆子?
“骠骑将军昨日还说诸葛亮不明不智不勇,怎的不过一夜,突然就换了口风?”
坐在末席旁听军议的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此刻也都略显疑惑看着他们的老父。
昨日他们兄弟二人才刚上了一堂政治课,说诸葛亮这个权臣没有取长安的欲望,更不可能拼着损耗自己的人马为阿斗做嫁衣。
怎么今日变卦了?
司马懿笑了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诸葛亮先前表现确实不明不智不勇,但如今却使了诱敌深入之策,所谓时移势易,不能再以昨日之念来揣度他了。
“但不管他是故作姿态,还是主动寻求战机,我们都已料敌先机,立于不败。
“他欲走则追,他欲战则退。
“他欲来攻我营垒,则大可将计就计,示其以弱,把他放进来。
“魏平,你明日伏一军四千人于芦苇荡中。
“若诸葛亮果真前来,便以鼓声为号,闻鼓而起,与我大军合击,则破之必矣。”
魏平神色踌躇:
“骠骑将军,照我看,诸葛亮要么引军往渭北迎击,要么直接破胆而走。
“怎么可能敢来袭我营垒?
“不如集中兵力,直扑诸葛亮渭南大寨!”
那芦苇荡泥泞不堪,满是蚊蝇,哪里是人呆的地方?
这倒是其次。
主要是,大军前去破贼,他却要躲在芦苇荡里。
诸葛亮真跑了败了,他连口汤都喝不到,如何一雪前耻?
然而司马懿将令已下,却不是他能反驳的了。
众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