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这嘈杂的环境,看着其实还挺浪漫。
张和被砸的头上都是花瓣,看着牛车上一束束野花,她伸手制止了欲拔刀维持秩序的护卫。
张和踩在牛车上对着拥嚷的众人大喊,
“大家都回去吧。”
“你们的心意,张大人都知道。”
“这次出远门实在不方便,都别送东西了。”
人群中,一位葛衣花首背着竹篓的老妇突然冲了出来,拦在了张和面前,
老妇跪下深深磕了几个头,
“后生,一定要收我的。如果不是张大人,我们一家早就当流民讨饭去了。”
“现今有房有地,还有饭吃。”
“一定要报答张大人的恩情。”
说完她就将自己的竹篓,要往车上装,张和看了一眼,竹篓里装了满满一篓子杨梅,青翠欲滴的黄瓜,还有几条油纸包好的腊肉。
张和推拒,但是老妇不依,只一个劲往车上塞,
几来几回后,惹的老妇破口大骂,
“这是送给张大人吃的。”
“你推个什么劲?快给我让开点!”
这弄的张和笑哭不得。
三车行李,以拖拖拉拉的速度驶去码头。到时,每辆牛车已经重的牛都快拉不动了。
上边见缝插针地塞满了各色竹篓,纸袋,包袱皮。
那厉害的磊了快两米高,晃晃悠悠的行进,令人心惊胆战。
张安仁早就到了客船,
在顶层的甲板上,一众官员正在给她送行,谈笑风生。
极目远望,一边是茫茫长江,一边是极尽繁华的杭州府。
在此四年,往事频频闪过她的心头,官场波诡云谲甚至为她招来了杀身之祸,但即便如此,她没有虚度年华,
还是交出了一份问心无愧的答卷。
码头繁忙,货船来来去去,卸货的工人像工蚁一样运输着南来北往的物品。码头之上,便是繁华的楼阁街道。
这份繁荣,也有她的一臂之力。
正感慨之时,张安仁突然听见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喊声,那声音多人汇聚,就像海潮一样铺天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