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暗门?通地面上?”我看着门把手缠着锈迹斑斑的铁链。
保安大哥点头:“通地面,还通二楼。”
民国年间,b市作为北方首屈一指的经济重镇,云集富豪政要。
老市区这一片更是绿荫环抱的别墅区,文化馆的前身是一个歌舞厅,仿照欧洲园林形制规划的宅邸,据说能在这里喝酒跳舞,本身就是政商名流的身份徽章。
作为军阀林立时代的娱乐场所,有时候为了照顾所谓上层名流的安全,会有暗门暗道的设计,比如地下室连通楼上的休息室,或者地面的临时出口,以备不时之需。
据说这个地下室就通向二楼的一个房间,现在被用作杂物储藏室,放一些比这个地下库房更加没价值但又不会丢掉的物品,比如没有文物价值的旧办公家具。
这个地下室的另一个出口,据说是在地面上,十年前翻新文化馆时拆掉了,“就在门口的保安岗亭后面”保安大哥煞有介事地说。
我跟大哥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说手上刚才搬画蹭了很多尘土,去洗洗然后下班。
走到二层,我特意去西边的洗手间,按照脑海中的记忆去推演地下室阶梯上来是哪个房间。
在一扇粉刷过但依然有些斑驳和变形的木门前我停住了脚步。
作为理工男,我立体空间感很强,而且这扇门口有一层薄灰,门槛和水磨石地面上有划痕,证明有些重物是拖拽着经过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