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4/5)页
外人,他们大惊这很符合逻辑,可是问了几个问题后就和渔夫十分熟稔,什么都愿意与他说,这是否有点不合逻辑了?
    可能有人会说桃源人很淳朴,确实可以这么解释。可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他们,最起码的警惕心肯定会有的,渔夫说什么,他们不可能全信,在他们脑海中,依旧停留在秦末战乱时代,试想,处于战乱时代人们是什么心里?警惕!
    另外,他们500多年不曾与外人交流,为了繁衍,就不得不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后果大家都知道。所以桃花源的村民们,会不会就根本不是正常人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外面战乱不断,生活条件极其困难,而这里却家家安居乐业有酒有肉,结合之前的解析,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现在有些人家里做白事、摆祭品。那么会不会渔夫在桃花源这几天就是在不停地吃祭品呢?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后来有很多人说是这个渔夫贪图赏赐,所以告知太守。但是那个时候如果朝廷发现了一个小村子,顶多也就是交点赋税,渔夫能获得多大点利益?
    个人觉得,更有可能的是,当时渔夫已经意识到这个地方的诡异,所以才慌慌忙忙的去告知了太守。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渔夫可以从桃花源里出来,那么桃花源里的人,他们为什么就不出来呢?
    在东晋有一位风水家,叫郭璞。郭璞在自己所着的《葬经》里面提到“门前有桃树为大凶”。同时期的大文学家陶潜,会不知道这一点么?在这五百多年里,桃花源里的人,就没有一个想出来的么?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刘子骥,姓刘,名驎之,字子骥,晋太元年间之晋代南阳郡安众县人(今hen省邓州市东北一带)。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投,经常结伴游山玩水。
    陶渊明的这个远房亲戚,听闻了此事,便去寻找,但是没有找到。回来之后就生病去世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最后这一句有些多余?陶渊明完全可以交待到太守,或者那位渔夫死了,然后无人问津,为何还要交代一下刘子骥?那为何刘
第(4/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高考前,废柴醒来成为道家天师一人:我,蛊神圣童,吃哭药仙会我的功法自动升级极品太子在都市罗刹国鬼故事开局一座核心舱惊!糙汉老公是年代文隐藏大佬反派师尊的追妻之旅她又拽又软都市异能赏金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