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跟师父商量的事,是先收老宅子、老物件,然后将庆祥和的招牌打出去。
现在,有了您老人家的加入,我的想法更进了一步,就是在打出庆祥和招牌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将晋作行发展起来。
不仅要收旧物件,还要将晋作行的传承完善起来,创建自己的家具品牌。”
“庆祥和?你说的是常问大师家在省城当铺的招牌?”
“是的,爷爷,这你都知道?”
“当然知道了,不仅知道庆祥和,就是他家在祁县的丹凤阁也是我们晋作行给他盖的呢。”
“爷爷,那你和友仁爷爷应该也有渊源?”
“你说的是傅山先生吧?
当然有渊源了,他们家在阳曲的傅家老宅也是我们建的。”
“看来晋作行确实源远流长了?”
“那当然,山西这些的老宅子。
太原的胥家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灵石的王家大院,哪个不是晋作行的杰作。”
“爷爷,那你还能聚齐这帮人吗?”
“当然能行,虽然多年没有动手,但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手艺还在。
只要有机会再动上几年,不愁就培养不出人来。”
“爷爷,那就好,我让有贵叔叫您过来,也是要有事跟您商量。”
“你说。”
于是,王鹏将自己在五龙口和骡马市收到院子的事情给张有才说了一遍。
“爷爷,我想将五龙口的那座院子改造成骑楼模式的商铺,将骡马市的门面房改造成一个别具特色的饭店,你看怎么样?”
“骑楼模式,广东人的那玩意儿?”
“是的。”
“为啥?”
王鹏只能将缺少停车位,无法更好地进行营业的困难,给老爷子又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