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快步上前,向主公禀报了留守期间的情况,目光却忍不住频频投向诸葛亮,显然充满了好奇。
而那些跟随我们一路辗转、饱经战火与流离之苦的老兵们,以及那些逃难至此、在新野勉强安顿下来的流民百姓,此刻也都伸长了脖子,望着这位传说中能“安天下”的卧龙先生,眼神里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新野,这座贫瘠而残破的小城,自我们到来后,一直笼罩着一层寄人篱下、前途未卜的阴霾。
但此刻,随着诸葛亮的到来,仿佛有一道光穿透了阴云,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振奋。这压抑许久的气氛,终于为之一扫。
主公显然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向迎接的众人挥手致意,随即在众人的簇拥下,领着诸葛亮,径直往临时充作府衙的那处简陋院落行去。
当晚,府衙的议事厅内,灯火通明。
主公召集了所有在新野的核心将领和文官。
云长、翼德自然在列,子龙也已从巡视防区的任务中赶回,侍立一旁,神情一如既往地沉稳可靠。
糜芳、简雍、孙乾等早期追随主公的文臣也都正襟危坐。元直(单福)和我,则站在相对靠前的位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位之下,那个特意为主公新请来的贵客增设的席位上。
待众人到齐,主公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站起身来,朗声宣布道:“诸位!备自离徐州,辗转流离,幸得诸位不弃,共扶汉室。然备才疏德薄,常感智虑不足,难以匡扶大业。幸得上天垂怜,备三顾茅庐,终请得卧龙先生出山相助!”
他转向身旁的诸葛亮,深深一揖,语气郑重无比:“今,备拜请诸葛孔明先生为军师!自今日起,军政方略,悉听军师裁决!望诸位视军师如备,同心协力,共图中兴大业!”
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倚重,主公特意加了一个“军师中郎将”的临时官职,虽然在新野这小地方,官职名号并无太多实际意义,但这份礼遇和尊崇,却是不言而喻。
他又重复了那句在路上便常挂在嘴边的话:“备得孔明,如鱼得水也!”
话音落下,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