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不足、徭役繁重,甚至有小规模的骚乱被强行压下。报告中还提到,曹军后方,尤其是靠近兖州、豫州的几个郡县,征发民夫的力度空前,怨声载道,似乎后勤压力极大。
    粮草充足,士气高昂?还是后方不稳,民怨沸腾?
    两条信息,指向截然相反的判断。哪一个更接近真相?或者说,它们各自反映了真相的哪一个侧面?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飞速运转。
    首先,分析来源。“田鼠”身处一线,观察到的或许是曹军刻意营造的表象。曹操用兵,虚虚实实,深谙心理战。在前线展示充足的补给,既可以稳定己方军心,也可以迷惑敌人,诱使袁绍误判,不敢轻易发动持久战。这完全符合曹操的行事风格。
    其次,“寒蝉”转述的情报,虽然是二手信息,但来源是底层的曹军民夫和被俘后逃脱的袁军军官。这些人所接触的,往往是未经粉饰的真实情况。后方民夫的抱怨、小规模的骚乱,这些细节更难伪造,也更符合大规模长期战争下后勤必然紧张的逻辑。官渡之战旷日持久,双方投入兵力极巨,曹操以相对弱势的国力对抗兵强马壮的袁绍,后勤压力不可能不大。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第一份报告。或许曹操确实集中了资源,优先保障了前线主力部队的供给,以维持战力?而后方的压力,虽然存在,但还在可控范围之内?或者,第二份报告中民夫的抱怨,是被袁绍方面捕捉到并加以放大的信息?毕竟,散布对手内部不稳的消息,也是情报战的常用手段。
    交叉验证。我翻找出近期关于兖、豫两地民情、税收、以及官员调动的其他零散报告。确实有几份提到了地方官府加紧征粮、征丁,以及小股流民的出现。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大规模动荡,但侧面印证了后方压力增大的可能性。我还调阅了关于曹军近期战术变化的报告,发现他们似乎更倾向于速战速决,避免陷入消耗战,这与粮草可能存在隐忧的推断并不矛盾。
    再者,动机。曹操释放“粮草充足”的假消息,动机明确。袁绍方面得知曹军“后方不稳”,自然也会加以利用,甚至可能主动炮制、传播类似消息,以动摇曹军军心,坚定自身相持的决心。
    那么,真相可能是什么?
    我倾向于认为,曹军的粮草,尤其是前线主力的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八零学渣的咸鱼生活被老爹坑入宫后,我成了女帝的心尖宠青烟袅剑叩长生我在风花雪月中等你谁教他这么修仙的?无限:黎明游戏仙中枯骨开局就无敌,小医馆内造就长生重生:我专心搞事业,前妻你别闹了抗战:战术满级的我又炸敌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