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噜咕噜的冒着泡,一时间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似乎这种日子挺好的。
一个下午,白阿婆的丝绸大襟衫做得差不错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的调整,活动活动僵掉的脖子,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太阳,做衣服真的很好打发时间。
一晃,半个下午就过去了。
中药也早就煎熬好了,徐周也还给她倒了出来晾着,现在温度正合适,中医说这个药随便什么时候吃就行,叶卿棠干脆一口闷了下去。
还好,不是很苦,可能是加了红枣的缘故。
顺手把药碗给洗掉,单独放在一边,以后这个碗就专门拿来做药碗了,如果混用,怕是别人心里会膈应。
打开砂锅,看了看鸡汤,金黄色的鸡油凝成小圆点,在汤面上荡来荡去。
用筷子搅了搅,红枣已经胀得滚圆,党参也已经软绵绵地沉在锅底,鸡肉也炖烂了。
晚上就蒸点米饭,再炒个青菜就行。
可惜家里面没有番茄,不然凉拌个番茄多好。
想到酸酸甜甜的味道,嘴里就不自由分泌出唾液,想吃!
明天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番茄。
吃过晚饭,叶卿棠就稍微做了一点家务,就当活动消化一下,然后又回到房间左白阿婆衣服的收尾。
然后看着丝绸还剩下了一点点,做衣服肯定是不够的,但是好好利用一下,可以做一个护额出来。
说干就干,叶卿棠从自己工具篮子里面翻出松紧带,然后用石灰石小心翼翼地描了两个弧形出来并剪下来,宽度大概9厘米,刚好可以盖住额头。
白阿婆年纪大了,有时候一不注意风一吹,头就会痛,有护额保护着也能好很多。
护额很简单,十几分钟就做好了。
在看着还剩下一条一条的丝绸,总觉得扔掉很可惜,想到家里还有买的新的一大包橡皮筋,便决定做后世会很流行的猪大肠发圈。
很简单,只需要把丝绸裁成长约50厘米,宽约9厘米的长条,当然多点少点都无所谓,没有硬性的规定。
然后将长条对折成筒状。再利用筷子的辅助往布筒里面穿入橡皮筋两头打结后把布筒往中间推,鼓鼓的猪大肠造型就出来了。
发圈更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