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放下朱笔,\"知道朕为何召你来吗?\"
我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疑惑表情:\"臣妾愚钝,请皇上明示。\"
乾隆从案头拿起一叠纸——那是我这些天写的谢恩帖。
\"你的回文写得不错,画也有趣。\"
他翻看着那些纸张,\"朕很好奇,一个回部女子,如何对汉文化了解至此?\"
这是我预料中的问题。
我早已准备好答案:\"回皇上,臣妾的父亲仰慕中原文化,特意从江南请了先生教导臣妾兄妹。臣妾愚钝,只学了些皮毛。\"
\"哦?你还懂江南文化?\"
乾隆似乎更感兴趣了,\"可会下棋?\"
\"略知一二。\"
\"善画否?\"
\"能画几笔拙劣的山水。\"
\"琴艺如何?\"
\"曾学过《阳关三叠》。\"
乾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好个"略知一二"的回部公主!来人,备琴!\"
太监们很快搬来一张古琴。
我深吸一口气,跪坐在琴前。
说实话,现代的我只学过半年古琴,连入门都算不上。
但当我将手指放在琴弦上时,沉璧的身体记忆再次接管——我的手指自动找到了正确的位置。
《阳关三叠》的旋律从指间流淌而出。
我惊讶地发现,自己不仅能流畅弹奏,还能随性加入一些变调,让这首古曲带上几分异域风情。
琴声止,乾隆抚掌而笑:\"妙哉!朕从未听过这样的《阳关三叠》。\"
\"臣妾献丑了。\"
我低头道,\"擅自改动古曲,实在僭越。\"
\"不,朕很喜欢。\"
乾隆的目光变得深邃,\"你让朕想起一个人\"
他没有说下去,但我知道他指的是谁——容音,富察皇后。
原着中乾隆一直对亡妻念念不忘,而我的琴艺恰好触动了这根心弦。
\"皇上,该用膳了。\"
李玉在门外轻声提醒。
乾隆这才回过神来:\"啊,已是午时了。顺嫔,陪朕用膳吧。\"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