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弟毫不留情地批评我,说我对李大山的理解太肤浅了,他遇到过很多类似的事情。他告诉我,父亲的耳朵不太好使,如果有人在外面跟他打招呼,他很可能会完全无视,根本不理不睬。我反驳说父亲是真的聋,而李大山并不聋。
老弟接着说,卫生院的老院长曾经有一段时间被传闻说他摆架子,别人跟他打招呼时,他总是爱搭不理的,甚至扭头就走。后来有一次,老弟亲自跟他打招呼,结果他竟然直接视而不见,走到一边去了。老弟解释说,这其实是一种信息屏蔽现象,有时候就是没听见或者没注意到。
不仅如此,三弟也喜欢跟人打招呼。有一阵子,三弟在街上隔着道路跟一个熟人说话,结果那个熟人却急匆匆地走过去了,就好像完全没听到三弟的招呼一样。这让三弟感到非常尴尬。老弟说,这种情况下,打招呼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对方其实就是没听见,或者误以为你在跟别人打招呼呢。
李大山曾经静静地站在廉政教育基地的展板前,他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仿佛能透过这些文字看到他们曾经的堕落和悔恨。这是他即将卸任前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警示教育活动,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
玻璃展柜里,那副锃亮的手铐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令人心悸的冷光。李大山凝视着它,思绪渐渐飘远,恍惚间,他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深秋的下午。
那时的李大山还是一名中学的语文老师,他站在讲台上,窗外飘着细雨,给整个教室带来一丝寒意。他正在讲解周敦颐的《爱莲说》,当讲到“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时,他突然放下手中的课本,情绪激动地痛斥起新闻里曝光的那些社会贪腐案。
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们都被李大山的突然爆发吓了一跳。尤其是后排的几个男生,他们偷偷地竖起耳朵,好奇地看着这位一向温文尔雅的李老师,因为他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