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同归。
岁在丁未,季冬之月,霜风凛冽,彤云密布。宫中突传讣音,皇后元韫浓病崩于凤仪宫。
元后幼承庭训,才情卓绝,志比须眉。仪态万方,芙蓉如面。为昔日惠贞长公主与岐国公之女,今小岐国公之妹。
彼时朝堂波谲云诡,内忧外患频生,元后常于帝侧,建言献策,剖析利弊,其见解之独到,谋略之深远,令满朝文武亦暗自叹服。
帝渐倚重,委以参决政事之权。
自是仪帝每视事,元后在旁,政无大小,皆与闻之。
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中外谓之二圣。
二圣临朝时,兴科举以纳贤才,整吏治以肃朝纲,劝农桑以厚民生,天下渐呈升平之象。
然此举亦引朝中旧臣非议,暗流涌动,宫闱之内亦纷争不断。
帝后之间,亦因权力倾轧、政见分歧,时有龃龉,然历经风雨,真情未改。
元后自幼体弱,偶感寒疾,久治不愈,日渐沉疴。
帝忧心如焚,遍召天下良医,然药石无灵。
元后殁,帝大悲,宫中缟素,举国哀恸。
帝悲不自胜,辍朝多日,不理朝政。恩爱两不疑,最惹天妒,狠将风雨催命如纸薄。
帝后自幼相识,少年夫妻。皇后生前帝不立妃,皇后死后帝不立后。
帝披丧戴麻,停灵不葬。
后将元后葬入岐国公府后院,下旨死后与元后同葬。
次年春,帝崩,油尽灯枯。
修书一封:你我同归。
帝后同归,不葬皇陵,葬于岐国公府琼花树下。
元彻回不知道其中还有哪些细节,但是至少史书上是那么写的,后人看到的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