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天子没再提加赏一事,宋应知也装作没听到过。
二人在御书房畅谈许久,直至皇帝乏了,宋应知才借口退下。
往后时日里,他继续在制造司当个闲散官职,每天下了朝就撰写自己的书,到点了就下班回家。
标准的三点一线。
当工部所有人都在暗地瞧不起他时,宋应知一点儿也不着急。
想他入仕以来,建造燕京卫、建造火山灰长城、找到金矿、石炭、盐湖炼盐……
哪一样拿出来不是丰功伟绩,他宋应知怀着这些政绩,却只是要一个外放,皇帝没理由不给。
他又不是要天上的星星。
相反,皇帝不仅要给,还必须给得体面!
月上柳梢头,又是一年元宵节。
不知不觉间,他与王氏已在京中待了一年。
这一年里,宋应知除了南海一事研制出新型火炮之外,其余时间就只写了一本书。
这一年,他的身形渐渐在朝中与工部沦为小透明,至南海大捷一事过后,皇上也再没召见过自己。
当众人都以为孤立宋应知成功时,他却笑得越来越开心。
无他,今年正是“三载考绩”之年,除了除了三级以上官员。
其他品级的官员每三年都要考核一次政绩,根据功绩情况来决定是否升迁、平调和贬官。
宋应知万分肯定,皇上会在这个节点将他外放。
果不其然,经过吏部长达一个多月的考核时间。
清明的第二天,宋应知的外放任职书下来了。
得知自己即将任职南阳知府一职时,心中悬浮不停的巨石终于尘埃落定。
南阳府地处河南一带,属长江流域,地势平缓、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粮仓溢满、百姓安居乐业。
这里是世人口中真正的中原,被派任到这里的官员,只要不出错,安心待满三年,到了三载一考时,等待自己的基本上是升迁。
也因此,被派任到此地的官员,可视作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材,仕途一片光景。
打工十年,终于谋得一个好职位,宋应知可谓是满面春风!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