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京时间1月5号一早。
一道惊雷忽然划过天空。
“路江新曲喜获格莱美三项提名!”
所有人为之一顿。
继而瞳孔大地震
什么?这次格莱美有中国歌手?
什么?那个中国歌手是路江?
什么?路江提名了格莱美,而且一次性提了三个?!
华语乐坛震惊!
亚洲乐坛震惊!
娱乐圈震惊!
和路江早先预计的一样。
这个年代,国外的月亮更圆,尤其是老美,那真的是空气都是香甜的。
也是因此,奥斯卡、格莱美这种奖项在国人心里的分量就会凭空多几分。
其实原本在国人眼里,格莱美的分量倒没奥斯卡那么大。
原因很简单。
华人和格莱美没产生过什么联系。
就像某个奥运项目,从没有本土中国人参赛,甚至连预选赛都没参加过,社会面自然不会报道,那么该项目的情况,大家自然也就不会多关注。
在今天之前,格莱美就是这种情况。
而奥斯卡呢。
90年代以前其实也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直到1990年老谋子的《菊豆》成为首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内地电影。
从那时候起,中国内地电影开启了冲奥之路。
同时民间和业内对奥斯卡也终于熟悉起来,大家开始投入海量关注。
再加上超级大国老美的加成,奥斯卡很快就成了国人心中的至高电影奖项之一。
随后多年,内地电影多次冲奥,但次次失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奥斯卡在国人心中的含金量。
所以今年李鞍凭借《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最佳外国语大奖后,内地各种震惊,这里头多多少少是受到过往情绪积累的影响的。
而现在,路江拿下格莱美三项提名的消息出来后。
国人也开始了了解-熟悉-自豪之路。
一开始,大多数人都在了解啥是格莱美。
科普的速度很快。
因为在全球音乐领域,格莱美比奥斯卡还要权威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