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孙逖,那更是让考官都降阶约拜、待以贵宾的牛逼人物。其进士及第时,所写策论让张说都拍案心醉,着令儿子张均、张垍前往求教。
张说居然还盘算着把这些人都招来家里给他孙子补课,这个阵容绝对堪称豪华,估计都直追皇子们的师资力量。当然,唐玄宗的儿子们除外。
几人闻言后也都纷纷点头应是,不做推辞。张岱的诗赋水平他们也都有见,通过省试绰绰有余,哪怕水平有所下滑,起码也能维持在一个合格线上,稍加辅导自然手到擒来。
张岱自家知自家事,却没他们这么乐观,心里清楚如果明年省试还想保持高水准,必然也得用功苦读了,到时候再看看考题是什么。出的巧那自然就考得好,出的不巧那好歹也得糊弄过去。
“那我等老物闲时也要登门,来赚燕公家酒食了!”
张均又将几名宾客引入,走在前头的便是他之前在礼部的上司、仍然官居礼部侍郎的贺知章。
同行于后的,则是徐坚等几名张说在集贤殿的老同事们,入堂之后也都纷纷向张说道贺,并对张岱多有夸赞。
贺知章同样乐于奖掖后进,虽然张岱倒也不需要他的提携,但他对少辈才士的喜爱欣赏也是溢于言表,坐下来之后便拉着张岱探讨那《阿房宫赋》的创作思路,以及其中的史论观点。
其他人听到这话题也都纷纷加入进来,经史是修身治学的根本,一个人对历史去怎样看待和怎样解读,能直接将其思想与逻辑水平都体现出来。
肚子里究竟有没有货,三五句话的讨论基本上也就能看出来个大概。当然这说的是古人,毕竟古人能够即时接触到的大事讯息也比较有限。等到了后世,论史就被键政所取代了,同样也能产生类似的效果。
如果不是纯文学和礼制的话题,张岱也不惧跟古人探讨,而且他的视角往往更宏大和新奇,也能让人大有启发。
“此儿智深矣,舍人所不及,燕公技得传!”
贺知章一个话题没有争论过张岱,老头被辩的脸都有点红,举杯饮茶,口中忿忿道。
辩输了能有什么好话?这老头明显是说这小子一肚子阴谋权变的坏水,他老子都比不上,张说那点从龙潜邸、谋划政